郑泉水院士:培养交叉学科顶尖人才是获得源头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
来源:清力技术 2022-06-28
一项数据统计表明,在近100年的300多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中,有近半内容是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尤其是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数据来源:科学网)
当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巨变期,单独的细分学科自主研究越来越难以解决现实中复杂的重大问题,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缘由知识爆炸和人类智能局限而发生的学科细分趋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发现未知-创造未有”的大问题为牵引,跨越学科的技术融合正在为更多的源头创新创造机遇。
6月22日,中科院院士、超滑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力技术首席科学家郑泉水在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称“清华SIGS”)主办的DAIKIN Lecture系列讲座作了“学科交叉、源头创新与人才培养:经验分享与工作展望”的主题分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结构超滑的启示:
学科交叉是获得源头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
郑院士在讲座上介绍,自己学术生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历了多次的“跨界交叉”。从本科土木专业到转向应用数学和力学基础,再到如今融合多个学科的结构超滑技术研究,正是多次的跨界经历推动他不断突破科研工作的“天花板”,走向更广阔的创新天地。结构超滑从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兴趣”,到走向全球学界瞩目的应用技术,正是郑院士与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器件等不同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深度交叉合作结出的硕果。
郑院士认为,实现科学创新的一个关键点在于“问对问题”,即科学研究要触及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推动科技革命。他以结构超滑和极端疏水的探索经历为例,指出当下很多本质性的、极其重要的科研“大问题”涉及众多研究领域,单一的细分学科早已难以解决,而这些“大问题”是国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机遇下最核心的发展需求,因此学科交叉将是获得源头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
构建双螺旋创新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顶尖人才培养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郑院士认为实现科学创新的另一关键点在于人才的“内驱力”。他在讲座中强调,“大问题”都存在创新研究周期长的特点,一定要交给年轻人去做。期间势必遭遇多次“死亡谷”,只有具备强大“内驱力”的人才能迎难而上。
郑院士分享了自己从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班”)到深圳零一学院一路以来探索创新教育的经验与感想。他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前沿问题”的牵引,以富有内驱力的学生为纽带实现交叉跨界,和学生黄轩宇一起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超滑微发电机。指出创新需要培养X型人才,即在内生动力驱动下,勇于寻找最有激情的目标,能够全力以赴追求探索,敢于失败、思维开放的一群人。他们更能够适应当前这个知识爆炸、充满未知并且开放快变的时代。
通过跨界科研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郑院士逐渐确立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 双螺旋创新平台的未来规划。他在规划中总结了创新性研究结构的五个共性:
1.解决重大挑战性问题,长周期持续投入。
2.站在时代潮头,与时代机遇共振。
3.拥有开放交流的环境、自由探索的空间。
4.勇于尝试,接纳失败。
5.人才梯队建设,以老带新,相互成就。
同样的创新观念也贯穿在郑院士科研事业的建设当中。走出清华的结构超滑,在深圳市、坪山区两级政府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结构超滑技术研究机构——超滑技术研究所,以及产业化公司清力(Friction X)。团队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员工共同成长,求实创新,开放共赢,乐观坚韧,尊重互助”为价值观,正在引领基于结构超滑的颠覆性技术和源头创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并正加速推进结构超滑技术在有重大国家需求或巨大市场前景的革命性技术产品上的应用。同时,携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深圳零一学院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双螺旋创新平台构建,拟聚焦材料、能源、存储、传感等领域,为服务国家顶尖人才培养和重大需求研究探索创新模式。
当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巨变期,单独的细分学科自主研究越来越难以解决现实中复杂的重大问题,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缘由知识爆炸和人类智能局限而发生的学科细分趋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发现未知-创造未有”的大问题为牵引,跨越学科的技术融合正在为更多的源头创新创造机遇。
6月22日,中科院院士、超滑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力技术首席科学家郑泉水在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称“清华SIGS”)主办的DAIKIN Lecture系列讲座作了“学科交叉、源头创新与人才培养:经验分享与工作展望”的主题分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图为郑泉水院士(左)、康飞宇教授(右)
讲座中,郑泉水院士从“交叉科学研究与启示”、“创新教育探索与心得”、“国际研究生院工作展望”三个方面分享了经验心得及未来的规划展望。结构超滑的启示:
学科交叉是获得源头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
郑院士在讲座上介绍,自己学术生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经历了多次的“跨界交叉”。从本科土木专业到转向应用数学和力学基础,再到如今融合多个学科的结构超滑技术研究,正是多次的跨界经历推动他不断突破科研工作的“天花板”,走向更广阔的创新天地。结构超滑从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兴趣”,到走向全球学界瞩目的应用技术,正是郑院士与物理、化学、材料、电子器件等不同学科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深度交叉合作结出的硕果。
构建双螺旋创新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顶尖人才培养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郑院士认为实现科学创新的另一关键点在于人才的“内驱力”。他在讲座中强调,“大问题”都存在创新研究周期长的特点,一定要交给年轻人去做。期间势必遭遇多次“死亡谷”,只有具备强大“内驱力”的人才能迎难而上。
郑院士分享了自己从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班”)到深圳零一学院一路以来探索创新教育的经验与感想。他讲述了自己如何通过“前沿问题”的牵引,以富有内驱力的学生为纽带实现交叉跨界,和学生黄轩宇一起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超滑微发电机。指出创新需要培养X型人才,即在内生动力驱动下,勇于寻找最有激情的目标,能够全力以赴追求探索,敢于失败、思维开放的一群人。他们更能够适应当前这个知识爆炸、充满未知并且开放快变的时代。
通过跨界科研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郑院士逐渐确立了构建“创新+人才培养” 双螺旋创新平台的未来规划。他在规划中总结了创新性研究结构的五个共性:
1.解决重大挑战性问题,长周期持续投入。
2.站在时代潮头,与时代机遇共振。
3.拥有开放交流的环境、自由探索的空间。
4.勇于尝试,接纳失败。
5.人才梯队建设,以老带新,相互成就。
同样的创新观念也贯穿在郑院士科研事业的建设当中。走出清华的结构超滑,在深圳市、坪山区两级政府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结构超滑技术研究机构——超滑技术研究所,以及产业化公司清力(Friction X)。团队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与员工共同成长,求实创新,开放共赢,乐观坚韧,尊重互助”为价值观,正在引领基于结构超滑的颠覆性技术和源头创新技术的研发创新,并正加速推进结构超滑技术在有重大国家需求或巨大市场前景的革命性技术产品上的应用。同时,携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及深圳零一学院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双螺旋创新平台构建,拟聚焦材料、能源、存储、传感等领域,为服务国家顶尖人才培养和重大需求研究探索创新模式。